×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狂飆》評分8.6,看完我卻怒了!廣東人真不這麼吃!

Ashin 2023/02/08

最近《狂飆》實火,生活中的「含飚量」嚴重超標~


通勤捷運上,往旁邊一瞥,大哥蹲在地上開飚。


*沒猜錯的話是李響匯報,被說「太長不看」的那集


工作室人均狂飆人,聊天高頻詞變成了—— 【今天飆到哪了】


就連平時早睡的我,也跟著小年輕們熬了幾個大夜,一口氣把39集劇情追完~



純看劇情,高開低走,收尾收得確實劃水。


還沒看過癮就踩了一腳急剎車,很多事情沒有交代清楚就戛然而止了。


有些可惜,但整體還是好看,也算是為2023年的國產影視劇市場開了個好頭~



劇中全員演技在線,導演給予了演員絕對的發揮空間。


後來看到花絮部分,才發現劇里好幾個高光時刻,大多都是演員的想法。


安欣用警戒線逼退高啟強、高啟強在舊廠街賣魚時「和人說話先洗手」的個人習慣、大嫂用領帶勒住高啟強、老默不開心時就吃棒棒糖……


靠著演員的細節建構,劇里的角色逐步豐滿。


甚至因為反派們演得太好,網友們怒評: 「不像演的,建議徹查」



除了老戲骨們的演技在狂飆,劇里舌尖上的狂飆也不在少數。


出現了眾多廣東地道美食—— 盆菜腸粉豬腳面早茶粥底火鍋……邊看邊飆口水。


今天咱就來扒一扒《狂飆》同款美食,也貼心地附上了做法,建議每個狂飆人 點贊+收藏+轉發



01-盆菜

廣東宴席的重磅選手


第一集中,穿插了高啟強「衣錦還鄉」的畫面。


很多外地同學都不理解,這時候的高啟強已經功成名就,鄉親們為了歡迎他,大設宴席。


結果一張大桌8個人,就吃一道菜?未免太寒酸了吧?



其實并不是這樣的,盆菜可是廣東宴席的至高排場。


看似一鍋燜,實則食材之多、用料之好,分分鐘驚掉大家的下巴。


最基礎的盆菜,至少也由十五種食材構成:


雞、鴨、豬肉、炸魚、生蠔、油豆腐、支竹、冬菇、芹菜、蘿卜、牙菇、鱔干、肉皮、云茸等。


出手更闊綽的,鮑參魚肚龍蝦也舍得放。


食材經過煎炸燜煮等工序,再一層層裝盆而成,整整 9層之多


壘在一起就像是聚寶盆,往下探尋,皆是寶藏。


近似于大家所熟知的「佛跳墻」,不過盆菜的汁水少,鍋里所容納的食材更多。


哪有半點寒酸?席上一人一筷,沾沾「盆滿缽滿」 的好彩頭,觥籌交錯間吃得不亦樂乎~


圖源:廣州酒家



02-廣式腸粉

心心不忘的家鄉味


再來說說《狂飆》劇里的腸粉。


好家伙,出場鏡頭不多,但每一個鏡頭都能讓每一個廣東人分分鐘深夜失眠。


腸粉干吃不加醬不加汁,這?能好吃嗎!!!


雖然導演給出的回應是:


「買來的腸粉其實都是配了醬油了,但是蘸料容易沾在臉上,補妝會影響拍攝。」


能理解,但作為廣東人真的很難接受



廣式腸粉,是廣東街頭最尋常不過的吃食,質樸卻足夠好吃。


在廣東人看來,再好吃的米其林餐廳出餐,有時候都比不上這一口粉白油亮的腸粉來得熨帖。



因制作工具的不同,廣式腸粉分為三個流派: 窩藍腸粉、布拉腸粉和抽屜式腸粉


若是店家手藝過關,三者各有各的好吃。


一碟優秀的腸粉,除了腸皮足夠薄透彈滑,靈魂醬油汁更是關鍵。


每家腸粉店都有獨家醬汁配方,醬油為底,加料熬煮,咸鮮回甜,澆在粉白的腸粉上,甚是提味。




03-生滾粥

正宗的廣府風味


還有在小紅書、微博被大家問透了的砂鍋粥,其實就是我們廣府特色——生滾粥。


以粥為底,滾入各種新鮮食材,幾秒的功夫而已,就能端起上桌。


綿滑的粥底,天生是為肉料服務的好底子。


無論是平民的枸杞葉豬肝,還是貴價的鮑魚鮮蝦瑤柱,配料豐儉由人,往里加入卻各有各的精彩。


腸胃不適的時候,廣東人最懷念的,還是這一碗:清淡有滋味,足矣。




04-粥底火鍋

內有乾坤的營養餐


粥底火鍋在《狂飆》中的出境率很高,特別是聚餐場合(逼問高層的那種)。


這種用粥水來打火鍋的方式,始于順德。


和重慶火鍋那種熱辣的形式不同,粥底火鍋是更接近于溫溫柔柔的存在。



雖帶了粥字,卻是有米不見米、似水而非水,因此也叫毋米火鍋。


米粒早已熬化成濃稠綿滑、如芡汁般的湯底,最能襯托食材的本味。


先涮點小海鮮奠定鮮甜,再來點魚片、肉片,嫩滑無比,中場休息喝喝粥,賽神仙!



05-早茶

廣東人的生活常態


成為大佬后的高啟強,日常生活中多了一份廣東人的風輕云淡。


閑來無事,到茶樓里嘆個一盅兩件。


安欣請客的話,更要到自己鐘意的福祿茶樓,敲他一頓竹杠!



廣東人有多愛喝早茶?用張頌文老師的話說,就是「早中晚茶樓都客滿」。


我這些年也做了不少早茶,喏,這個早茶合集趕緊收好!學會了就能在家支棱。




06-豬腳面

高啟盛死前吃了2碗


隨著《狂飆》的爆火,豬腳面成了最大的贏家。


外賣平台數據顯示,在最近一周內,廣州豬腳面的外賣 增速超過7倍


這一碗讓高啟盛決定赴死前都念念不忘的豬腳面,到底有什麼魅力?


*哈哈,出現了廣東省碗:雞公碗


在高家窮困潦倒的時候,一碗豬腳面要三個人分著吃:


高啟盛吃面,高啟蘭吃豬腳,高啟強則喝湯。


那一碗分量實在的豬腳面,慰藉了少時貧寒的高家三兄妹,也慰藉過很多廣東打工人。



豬腳面,廣東人習慣叫豬手面,一來是講究「發財就手」的好意頭,二來一般用的是皮和筋居多的豬小腿。


筋道的竹升面上,鋪著香糯的鹵豬蹄,是好吃實惠的代名詞。



翻以前的菜譜,發現自己居然沒有做過豬手面。


不過我做過鹵豬蹄,你們把鹵豬蹄當做澆頭,配竹升面就行,想要詳細方子的可以在評論區呼我~




07-炒牛河

陸寒小天使的最愛


當然!還有陸寒最愛的炒牛河!


誰看到這里沒有被刀到啊!陸寒生死不明,安欣找楊健了解情況,順口提了一嘴:


「我有個徒弟你認得,陸寒,他就好吃這個」。


*可惡,楊健吃了安欣的炒牛河


在廣東,干炒牛河可是粵菜大廚的出師菜,師傅手藝過不過關,炒一份干炒牛河就知分曉。


河粉爽滑而干身,上色均勻,看著潤,吃著卻不油膩。


里頭的芽菜脆,韭黃香,牛肉嫩而入味,但決不失了嚼頭。



最重要一點,是廣東的牛河炒出來有一股難得的鑊氣!


它無形無色,卻能鉆進食材的每一絲縫隙里,讓每一個人都為之著迷。


我想,這一口,不止陸寒警官愛吃,哪個廣東人又能拒絕得了呢?




08-陳皮茶

強哥喊你來喝茶


而《狂飆》中火出圈的,除了大嫂的老白茶,最亮眼的還是高啟強的陳皮茶。



強子不僅讓老爹泰叔、小弟啟盛在日常中喝,在安欣到訪家中的時候,也盛情邀請安欣嘗嘗他家15年的陳皮普洱。


可以說這高啟強做了大佬之后,在養生方面,也講究了起來。


看得本廣東人的養生DNA,又一次動了。



對大多廣東家庭而言,家里常年備著陳皮,平日里泡水、泡茶喝,生津潤喉。


在流感多發的春季里,熱熱地喝上一杯陳皮茶,嗓子就熨帖了。



在這里我也跟大家安利一下咱們商城的陳皮。


吃陳皮,講究年份,越陳越香。


五年左右的陳皮適合做菜,十年以上的老陳皮則用來泡茶喝。


清香撲鼻,沒有糖酸味,藥性價值高,還極具收藏價值噢。




09-AD鈣

廣東的神仙都愛喝


再來說說徐江用AD鈣作為祭品的這一幕。


很多人都說多少有些離譜,可是在我們廣東人眼里,誒,還真的是再正常不過


AD鈣奶雖不是廣東的,但用它拜神,妥妥的廣東特色。



特別是我本身生長在潮汕家庭,從小到大,看著大家用旺旺雪餅、旺仔牛奶、AD鈣這些拜老爺。


我媽的名言就是:孩子喜歡吃的,家里的神仙也愛吃。


更離譜的是,我們中秋拜月,還是拜書包、練習冊子。據說可以保佑自己學業進步。



很多朋友看完《狂飆》,都表示想來廣東旅游。


去電視劇的取景地江門,還有張頌文的故鄉韶關看看,還要把強哥愛吃的都吃一遍,我當然是100個歡迎!


你們在劇中還扒到哪些廣東美食,或是還想了解什麼,來評論區跟我聊聊唄。



今天完全是狂飆人的專場,大家 再用一句話證明你看過《狂飆》吧


我先來—— 老默,我想吃魚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