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你們幾部電影,很適合跟家人一起看。
窩在沙發看完,簡單吃點家常菜,是長大后難得的溫馨瞬間。
1
《勿忘我》
豆瓣評分8.3
《勿忘我》最打動人的,是整部片子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就是我們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導演卻從平淡生活的細枝末節里,發掘出讓人同頻的感動。
以「親情「為主線,節奏不快,畫風清新美好。
用很長的篇幅,講述孫女和外婆在山林里的生活。
外婆沒有要求「不想上學」的孫女要成長為怎麼樣的人,而是引導和鼓勵,讓她感知到自身的價值。
自己采摘野草莓而熬制出來的果醬,有一種苦澀的甜蜜感有房子后面樹林里植物的味道。
用腳丫子去踩洗床單,和外婆一起擰干后晾曬在薰衣草上面,不耐煩全都煙消云散。
晚上刷了牙之后,也可以沒有顧忌地再吃上幾塊餅干,讓渴望壓倒理性…
好好地生活,去感受一切外界的美好:
「 尋求自己能夠舒適生存的空間,沒有必要為此感到內疚。」
「 仙人掌不需要活在水里,北極熊選擇生活在北極而非夏威夷,誰能為此責怪它們呢?」
2
《幸福的面包》
豆瓣評分7.6
這部電影,或許描繪了打工人的理想退休生活:
「 和喜歡的人在喜歡的地方,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偶爾散散步吃吃想吃的東西烤烤面包。」
水縞夫婦逃離了城市喧囂,到了寧靜偏遠的鄉村,開了一家溫馨的咖啡店。
男主人 負責做面包,女主人就負責沖泡咖啡和做各種料理。
咖啡的香氣和烘焙的治愈,讓每一個來訪的客人都得到了慰藉。
比起大城市的奔波勞碌,小鄉村的美好更顯得觸手可及,打開窗戶就能接受陽光的擁抱。
只要認真耕耘著自己的生活,一年四季總能得到收獲。
雖然這部影片的生活,更像是導演為我們鑄造的理想國。
可是這里描繪的風景人情,讓每一個被城市壓得無法喘息的人兒,心甘情愿地踏在這里舔舐傷口。
里面有一個片段我很喜歡,男女主角每遇到一件幸福的事,便會將一枚硬幣投擲到瓶子里。
有點像小時候看《十八歲的天空》畫面,古越濤老師每次出門時都會扔一個硬幣到罐子里,然后,說出這句台詞:又是美好的一天。
每個人或許都要學會: 收集好幸福,過好每一天。
如若不小心陷入絕望,也能安慰自己,曾經擁有那麼多幸福,這一點點苦,應該的,抗住就好。
3
《奇跡時刻:意大利阿馬爾菲》
豆瓣評分8.7
我以前不愛看紀錄片,無聊冗長讓人昏昏欲睡。
但慢慢接觸不同類型的紀錄片后發現,好的紀錄片,能夠幫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認知世界。
意大利阿爾馬菲的人間煙火,在湛藍的海岸,在碧綠的梯田,在碩果累累的豐收中…
「一腳踩在田野里,一腳踏在船舶上 」,與山為鄰,與海作伴。
阿馬爾菲人的生活態度悠然自得,隔著屏幕也能被當地人的溫暖熱烈而感染。
這也是我推薦大家看這紀錄片的理由, 在當下的生活卷不動了,那就從別人的生活中找尋另一份答案吧~
4
《克拉克森的農場》
豆瓣評分9.6
這部紀錄片建議大家不要當成電子榨菜,理由是,容易笑到噴飯!!!
先來看看這部片的網友起名:
《開著蘭博基尼去種地》《每天一個農場破產小技巧》《差生文具多》《論花錢他是專業的》《老頭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氪金農場》《散財有道》
每一個標題,都對這部紀錄片嘲諷值拉滿。
可是大家轉頭又在評論區打滿5星好評,期待第二季的開播
直白一點地概述這個紀錄片的內容:
就是人傻錢多的暴躁老頭在線勞作,辛苦一年顆粒無收。
為了賣土豆,建了一個小賣部,結果小賣部沒建好,土豆也被雨水泡爛一大堆…
想賣礦泉水賺錢,結果檢測沙門氏菌的時候,發現自己平時喝的都是「糞水」…
諸如此類的抓馬事件,讓彈幕從一開始就是「哈哈哈哈哈」清一色刷屏,完全忘記這是一部紀錄片的存在。
笑點鋪滿了整部紀錄片,但這部片也不僅僅是為了娛樂大家而存在。
很多人也從克拉克森的失敗中,了解了現代機械化農業的不易。
不僅要了解自然、土壤、作物、牲畜,還要學會操縱各種農作機器。 農民,可以說是人類最偉大的職業之一。
5
《自給自足一人農業》
豆瓣評分9.5
看完《克拉克森的農場》,還挖掘出一部十年前的紀錄片——《自給自足一人農場》。
和克拉克森的出手闊綽相比,這部片的主人公要拮據很多。
沒有幫手,沒有現代化工具,全程徒手開荒。
笑點也十分密集:為了融入當地生活,運動會跑了最后一名;種植項目貪多,壯小伙第三年就腰肌勞損;第一年種的作物,九成都失敗了…
這可能是電影不會告訴我們的,鄉村生活的真面目:鄉下不是詩和遠方,是汗水和絕望。
好啦,以上就是我的春節影單推薦!
希望大家都能在這些美好的畫面中,治愈生活里的不愉快。
新的一年,重新出發,溫柔堅韌地生長著,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發光發熱。
小可愛們還有什麼私藏清單,也歡迎來到評論區跟我交流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