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小春是和丈夫流著淚離開故鄉出來打拼的。
也因為丈夫,她錯過了養父臨終前的最后一面。
1
老李,今年66歲,廣東人。早年不知什麼原因老李輾轉來到東北,然后就一直留下來了。老李很胖,個矮,面白少須,愛喝酒愛吃肉,還酷愛抓蛇。
有幸吃過老李親手做的蛇肉的人說,那東西幾乎沒有鹽味,還隱隱約約有股肉腥味。老李卻說,這就是廣東人最愛的鮮味,嶺南風土,最愛這個味道。
老李孩子生的晚,孩子出生后不久,愛人就跟他失婚走了,老李一個人拉扯著兒子成人。小李是個喜歡讀書的孩子,考上了老家廣州的一所大學畢業,專業是生物學,畢業后去了國外讀研,後來供職一家國外公司。
前幾年小李回國,老李請了鄰居來家里吃飯,他特意把從山里采的蘑菇拿了出來,做了一桌子好菜。小李酷似老李,個矮,面白少須,嘴巴乖巧,很討人喜歡。老李見鄰居跟孩子親熱,越加爽快地說說笑笑,這頓飯吃的很愉快。
飯后,老李收拾碗筷時,鄰居看到書架上擺了一個圓形的玻璃瓶,里面泡著一根形狀奇特的白色的植物。開始以為老李開始泡藥酒了,就走近仔細觀察那個瓶子。這才發現,透明液體里面泡著的是不是植物,是一條微微扭動身體的蟲子,通體雪白,大約12公分長,沒有腳,分不出頭和尾,兩端尖細,沒有眼睛等分布在體表的器官。
「叔,這是一條蟲。」小李在身后微笑著說。
「你做研究嗎?泡它干嘛?」鄰居問小李。
「叔,你信不信?這條蟲,可以治病。我學生物的,想用它幫我爸戒酒。」小李笑瞇瞇的說。
「蟲療?你可拉倒吧,這不能是蛔蟲吧……」酒后的鄰居,腦袋里充滿了驚異的問號。
幾天之后,小李飛回了國外,李家平靜的生活不緊不慢地繼續著。
2
上秋的一天,老李突然要出門旅游,臨走前,把那個圓柱形玻璃瓶子交給了鄰居,說幫他照看照看。
照看方法很簡單,注意兩點就行: 第一, 每天準備一些涼開水,把前一天的水全部換掉,一天只要換一次水就可以;第二, 別讓蟲接觸泥土地面,也別把玻璃瓶子直接放泥土地面上。
「這個……真能戒酒?」鄰居舉高瓶子瞧著問老李。
「當然可以,我不但戒了酒,連煙都戒了。」老李一副興奮的表情。
鄰居問:「就喝這蟲泡的水?」
老李回:「 對,但是每天必須全部換水,換水時別把蟲給掉地上就行。還有,玻璃瓶子別給直接放在泥土地面上。」
鄰居看著那個圓形玻璃瓶,透明的液體中,那條通體白色的蟲子,微微扭動著身體。不知怎麼回事,一想到老李喝這蟲泡的水,鄰居頓時覺得有點惡心。
老李走后,鄰居把玻璃瓶放到衛生間里的角落,夜晚洗漱時用涼開水換掉之前的水。
那只蟲倒老實,只是換水的時候,把舊水倒干之后、新鮮水還沒加入的時候,蟲子會全身扭成一團,那形狀像極了一團蛔蟲。
一周之后,那只蟲突然起了變化。剛開始的時候,那蟲雪白的身體里面出現一條隱隱約約紅色的血絲,後來血色越來越濃。
鄰居一開始以為這蟲快不行了,但是換水的時候,蟲的反應沒有任何變化,一樣的掙扎。只是每天泡蟲的水,卻越來越清澈。又過了一周,整條蟲都變成了血紅色。奇怪的是,每天泡蟲的水,相當清澈,和純凈水有得一比。
老李回來的那天,鄰居拿著那個瓶子去他家找他。敲了門,老李在屋子里應了聲,說馬上就來。這時,鄰居低頭看見鞋帶松了,就一邊把圓柱形玻璃瓶子放腳邊地面上,一邊蹲下去系鞋帶。
鞋帶還沒系好,突然想起老李吩咐的瓶子千萬別給直接放泥土地面上,我趕緊回頭一看,玻璃瓶子還穩穩當當的放在地面上,只是里面只剩下一瓶清澈透明的水。
那蟲就這麼不見了。
老李出來知道后,二話沒說返回屋子找了一把螺絲刀,蹲在放瓶子的位置那里,用螺絲刀向著地面挖了下去。挖進去有30公分的時候,他突然停手,把螺絲刀放一邊,一只手小心翼翼的在剛挖出的土坑里面摸索。
少頃,他收回手,攤開。
掌心里是一對沾著泥土的、黑色的昆蟲翅膀。
這對翅膀的形狀酷似蟬的翅膀,但是尺寸比蟬的翅膀大將近1倍,也沒有蟬翅膀那樣透明,而是純黑色不透明的。
那個秋天下午,老李和鄰居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金黃色的落葉不斷地從他們身邊飄過,劃出一個關乎愛情、親情、信仰、還有堅持的故事來。
3
1972年神舟大地正經歷著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劫,19歲的老李當時還在廣東老家,那是比鄰江西的一個不起眼小村子。
年輕的老李因為出身地主家庭的原因,整天被揪斗,親人早已經陰陽兩隔,家里只剩下一間破舊不堪的祖屋。面對著沒完沒了的苦難,在一個夏天的炎熱午后,老李悄悄的走到村子對面的山上,望著那個自己出生長大的小村子、望著家的方向大哭了一場。
接著,他在山上采了幾片當地人叫大茶藥的有毒的葉子,躺在山路邊,嚼碎吃了下去,等待著死亡的來臨。
等老李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當天深夜。因為有毒葉子的原因,老李全身發麻、忽冷忽熱,眼睛都睜不開,嘴巴里的舌頭象一根木片一樣不聽使喚。
那天,同村的一個名叫小春小姑娘,比老李還小著2歲,她發現了恍恍惚惚的老李一個人往山上走去,就慢慢的跟在后面看。當發現老李吃下有毒葉子暈過去后,當即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讓老李在昏迷中把吃下去的草藥給吐了個一干二凈。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毒素進入了老李的身體。
小春是村子里老駝背的養女,父女倆平時很少在村民跟前露面,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小春叫來老駝背,兩個人費了好大力氣才把老李抬回了他自己家。
村里的干部對老李早就失去了興趣,聞聽他要尋死,壓根兒沒把這條人命當回事兒,不管不問地由著老李一個人孤零零的在破舊祖屋里等死。窮困偏遠的小山村極度缺乏醫療力量,半昏迷狀態的老李幾乎是注定死路一條。
還是小春這個小姑娘,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一副針管和幾只不知道名字的注射液,偷偷摸摸的、笨手笨腳的給老李打針。然后還時不時的過來看看老李,給他帶點吃的、擦擦身子。
兩三天后,老李的癥狀稍微減輕了一些,眼睛可以睜開了,但是始終坐不起來,也說不出話。
老李說,他至今記得那個悶熱的中午,小春偷偷摸摸的到他屋里,先讓他吃了一碗帶來的稀粥。然后,他看到小春從懷里掏出一個小瓷瓶,小心的放在桌子上,揭開瓶口罩的紅布,然后倒在碗里。那是一條白色的蟲子和一些清水,然后小春把蟲子用筷子搗碎搗成肉末,讓老李全部吃下去。
當天晚上,老李奇跡般的慢慢可以坐起來了,可以象以前那樣正常說話了。一周后,老李已經痊愈了。
大難不死的老李,卻依舊被各種需要他出席的場合抓去批斗,重復著之前日復一日的苦難。
小春不知目睹了多少次老李在批斗大會上被打的滿地打滾、嚎哭求饒的情景。終于,一個黃昏,小春又一次悄悄的一個人來到老李的破房子里,給他帶去了自己配制好的治傷的藥和自己做的好吃的。就算在最苦難的歲月里,年輕人的感情之花還是能頑強開放,老李和小春悄悄的相愛了。
老駝背知道兩個人的關系后,什麼都沒說。有一天,他一個人出去了整整一天,直到晚上天黑的時候才回來。當著老李和小春的面,老駝背從汗水濕透的衣服里,掏出一個油紙包的方方正正的信封,打開后,里面一張蓋著鮮紅公章的介紹信,上面是老李和小春的名字,內容是去千里之外的東北尋親落戶。
那一刻,老李被震驚了,他根本沒有想到這個貌不驚人的駝背,居然有這麼大的能量。
據小春後來和老李講,她的養父是移居到這個小村子的。駝背的祖上好幾代,都是方圓幾百里最有名的中醫,而最有名的一位祖先,曾經憑借著妙手回春的醫術和萬眾敬仰的口碑,進過北京的紫禁城。
他們這一派的長處,在于他們的醫術絕不僅僅只包含中醫,還融合了很多嶺南和其它省份的民間醫術。簡而言之,就是只要能治病救人,什麼辦法都用。
而到了駝背這一輩,在破四舊的大方向下,幾乎所有的同輩們都放棄了中醫,只剩下駝背一個人還苦苦的、偷偷的堅持著這傳承下來的古老醫術。他收養了小春,平日里慢慢地把自己的手藝傳授給了她。
盡管老駝背已經不被人重視,依舊不乏一些高官顯貴想盡辦法悄悄地來向駝背問診求藥,這就是為什麼,駝背居然可以弄到的介紹信,還有之前小春給老李治病用的針管和注射液也是他藏在家里的。
那個夜晚,當老李和小春流著淚向駝背表示感謝的時候,駝背只是重復著一句話。
他說:「多多保重,走吧,走的越遠越好。」
以后的故事,就是老李和小春離開故鄉,一路北上,來到這茫茫蕩蕩的鴨綠江畔,扎根成家。
老李來東北后,養成了酷愛喝酒抽煙的惡習。在小李出生后,老李依舊改不了喝酒抽煙的毛病。
運動結束后,老駝背一個人在家務農。因為他的精湛醫術和高尚口碑早就在遠近悄悄流傳,沒過多久,他就自己開始重操舊業,做起了中醫。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老駝背萌生了把手里的醫術傳下去的想法。他多次寫信給小春,想讓小春回一次廣東,想把畢生所學所會全部教給小春。可是因為孩子還小,老李又時常喝的人事不醒的原因,小春拒絕了養父好幾次。
一年后小春收到了一個包裹,里面裝著厚厚的4大本冊子,上面一筆一畫記載著上百種傳世的秘方,冊子的最上面是一張通知單,寫著老駝背于某年某月某時過世。
小春抱著養父寄來的冊子淚流滿面。
老李卻依舊惡習不改,動不動喝的大醉,而且爛醉如泥。
沒人知道小春最后下了怎樣的決心才和老李失婚的,小李也留給了老李,她帶著老駝背手寫的書,一個人悄然回到了廣東老家。十幾年后,廣東出了位女神醫,用出神入化的中醫濟世救人,她不圖名不圖利,常年穿梭于叢山峻嶺的偏僻農村。
4
聽老李講到這里,鄰居突然恍然大悟:「小李是不是找到他媽媽了?你這次出去旅游,是不是回老家了?」
老李滿臉幸福的表情,略微有點尷尬的說:「是啊是啊,要不然,你以為用蟲泡水治酒癮和煙癮的那種方法,那小子在大學里能學得到?」
鄰居問:「那蟲,為什麼會變顏色,為什麼突然消失了?」
老李說:「那種蟲一般只有在壽命快結束的時候才會變成紅色。而且裝蟲的瓶子不能靠泥土太近,要不,它聞到泥土氣味,會拼命爬出瓶子往泥土里鉆,而且越鉆越深。」
鄰居問: 「那你在土里挖出來的大翅膀又是怎麼回事?」
老李說:「按照中醫的說法,世間萬物,皆相生相克。這種蟲一鉆進土,就會有一種天敵拼命在土里找它,這兩家伙遇到以后會拼死打架。如果這只蟲吃了它的天敵,那天敵最后只會剩下一對翅膀。」
鄰居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良久,他好奇地問老李:「那你和小春這次見到了嗎?」
老李的眼睛突然發出一種光芒,慢慢暗淡后才悠悠地說道:」她啊,就是那條蟲子,我吶,就是那個玻璃瓶子啊!「
老李說完站起身道聲告辭,嘴里念念著往家走: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里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
不舍不棄
來我懷里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里......
(原標題:《親情里的第三十一個故事:一條蟲子》)
本故事已由作者:西門小金魚,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賬號「談客」獲得合法轉授權發布,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