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可能。
文明的出現本就是一個極小機率的事件。
先說生命的誕生。
時間上講,我們很可能是「第一批文明」
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起源于宇宙大爆炸,而宇宙大爆炸只產生了氫和氦(痕量鋰),這兩種元素顯然不能構成生命。生命所需的元素經過第一代恒星的熱核反應才得以產生。
再者,生命的演化需要漫長的時間,這期間要求恒星保持穩定,不能炸了,這也要求恒星含有大量重元素,起碼和太陽一樣穩定。
綜合以上因素,能產生穩定生命的恒星,起碼是第二代恒星甚至更后,與太陽屬于「同一批」,如果有外星生命,它們最多比我們早出現幾億年。也就是說,如果要尋找外星文明,我們只需要考慮一個以我們為中心幾億光年的星球而已。(很多人不理解這里,我簡要解釋一下。光速有限,如果我們看一個百億光年遠的星球,看到的是它百億年前的樣子。而百億年前的宇宙,沒有生命產生的條件。即使那里現在有生命,對現在的我們也沒有意義,而只對百億年后的我們有意義。光錐之內即為命運。)
空間上講,太陽系位置極其優異。太陽離銀河系中心位置極佳,既不會動不動受到核心高能伽馬射線爆的影響,也處于銀河系引力場的保護之中,可以說處于一條宜居帶上,而這條宜居帶,并不寬,并且星系的中心才是恒星最密集的地方。別看星系恒星多,適合居住的并不多(但也不少)。
再看太陽,沒有伴星,更不是什麼三體系統,大大降低了行星被無緣無故拋出太陽系的可能,但其實雙星與多星系統才是恒星的主流。這又排除了一部分恒星。
那麼,剩下的恒星呢?
第一,類地行星妳有嗎?類地行星是生命出現的堅實基礎(或許還有某些巖質衛星),而大多數恒星并沒有類地行星。
第二,類木行星呢?木星土星等大質量行星替地球擋下了大多數彗星與隕石撞擊。一萬年來一次大隕石出什麼文明?
第三,軌道呢?地球剛好處于液態水存在的宜居帶,而不是像水星或冥王星一樣。同時地球附近也不能有大質量行星,否則很容易被彈出太陽系或撞上去。(太陽系就有這個例子,火星那麼大的行星直接撞上地球)
歷經千辛萬苦,排除萬難,我們終于找到了一顆理論上適合居住的行星,唔,這樣的行星在銀河系不算少,但也絕不算多了。
現在看一看這個行星的狀態。
液態核妳有嗎?產生磁場的原因之一,液態核要求含有大量金屬元素,并有足量放射性元素提供熱能。沒有?看看火星。
磁場妳有嗎?磁場是阻擋太陽風(含高能粒子)的最重要屏障,不僅使生命免受高能粒子打擊,更重要的是,對大氣有保護作用,防止太陽風剝離大氣。沒有?看看火星。
大氣妳有嗎?大氣是維持星球表面溫度,降低溫差的必須選擇,對液態水的保持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有氧呼吸的高端供能方式的必須條件。火星的大氣正逐漸被剝離。
液態水妳有嗎?液態水的產生,要求星球表面穩定的溫度條件與大氣條件,同時關于水的來源也有多種說法。液體與膠體環境為有機物等復雜物質的化合提供了場所,是生命大分子產生的必備場所。
閃電妳有嗎?閃電等高能過程,為有機物的大量合成提供了可能。人類能夠通過模擬閃電以普通的無機小分子制造出氨基酸等重要有機物
衛星妳有嗎?類地行星很少有衛星,而衛星對于穩定地球自轉有重要意義,也對生物節律的產生有重要意義,還阻擋了一定量的隕石襲擊。月球產生于地球與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的碰撞。(但初等生命不需要)
陸地妳有嗎?如果一個星球有水,那麼保證水不淹沒所有陸地很困難。陸地的存在為火的使用與產生奠定了基礎,而火對文明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初等生命不需要)
OK,現在我們已經集齊了生命出現的全部條件,那麼整個銀河系這樣的行星有多少呢?很遺憾,人類目前只發現地球一個。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們靜待生命的產生。
1億年,5億年,100億年……太陽爆發了,還是沒有生命。。。。
哪里出問題了呢?
有一句話說,哪怕是一個最簡單的細胞,也比當今的電子計算機復雜。而這樣復雜的系統竟然能自由演化出來,簡直不可思議,這理論上是機率極小的事件。
DNA,RNA,多肽的中心法則,ATP,ADP的能量供應機制,以及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等組織結構……我在學高中生物時就懷疑,這麼精巧的系統真的是自然能夠演化出來的嗎?而地球上所有生命都起源于同一個細胞。這或許是文明面對的第一個大過濾器。
好的,現在我們三生有幸,突然見證了這樣一個神奇生命的誕生,之后會發生什麼呢?
一個伽馬光子過來,它死了……
假設它活了下來……
經過一億年,它遍布了整個海洋。
經過十億年,它還遍布著海洋……
經過一百億年,它隨著海洋一起蒸發了。。
究竟是哪個小機靈想出光合作用呢?
我們四生有幸,見證了這麼一個小機靈的誕生,并且沒有討厭的伽馬光子搗亂,藍藻成功地遍布海洋,大量制造氧氣,空氣中的氨與二氧化碳急劇下降,氧氣與氮氣含量急劇上升,地殼中的鐵與硅變為我們熟悉的形態,人類終于能大膽呼吸一口地球的空氣……
藍藻,細菌:臥槽氧氣來了大家快跑啊!
這些生物習慣于原始地球的還原性環境,并不喜歡氧氣,于是生物大滅絕。
然后又一個小機靈發明了有氧呼吸。
細菌與藍藻和諧發展,直到地球滅亡……
這里我們將面對第二個可能的大過濾器:真核生命的誕生。
真核生命,是細胞高效有序運轉所必須的要求,多細胞生命幾乎都為真核,高等生命均為真核。那麼真核生命是怎麼產生的呢?一天,一個古菌餓了,吞了一個藍藻,竟然沒有消化它,而形成了內共生關系,這個藍藻演化為了葉綠體。而吞了細菌,就變成了線粒體。吃了東西非但不消化還讓它在體內活著為自己提供能量?這古菌怎麼這麼智能?
實際上,地球上所有的真核生命,也有一個共同祖先……
真核細胞出現后,生命快速發展,出現了大量多細胞生物,并出現了細胞分化,生命終于進入了發展正軌,史稱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隨后生命一路和諧發展,登上了陸地,進化出了高等生命,爬行類的恐龍登上了掠食者的頂端,占據了頂級掠食者幾億年的位置,直到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不小心撞到了月球上。
于是恐龍一直稱霸世界到太陽爆發。(歷史上恐龍稱霸了幾億年,再稱霸個幾十億年不成什麼問題)
哦,那顆小行星躲開土星,木星,月球的重重堵截,終于在合適的時間砸到了地球。恐龍滅絕。
哺乳動物登上舞台
這些哺乳動物中有一些猿猴。他們沒有失去自己的棲息地,快樂的活到了世界末日。
哦不對,是發生了氣候變化,森林古猿失去了棲息地,被迫下地直立行走,并逐漸學會了簡單工具的制造與使用,漸漸強大之時……
冰期來了,他們還沒學會用火,都凍死了。(現在的所有人類只是當初幾千個人的后代,比大貓熊還寶貴,這也是所有人種都能自由交配的原因。實際上,類似于我們智人的其它人種,無一例外全都滅絕了)
大自然是適者生存,而不是智者生存。
能走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
這就是人類的德與能,讓我們站在今天的高度。
或許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幸運兒。
(這里只討論人類認知中的生命,各種類型奇怪沒有依據天馬行空的生命類型不予討論。)
什麼是生命?
翻開國中生物課本,第一課即在教授生命的定義。但正如我們常常談論時間,卻無法真正理解時間一樣,生命是什麼,也是一個難以解答的問題。
課本給出了繁殖,代謝,應激性等一系列生命的特征,但我們很容易找到反例:病毒不符合除了「繁殖」以外的所有特征。
主流生物界一般認為病毒是生命。
假設我們要給出一個囊括所有生命的定義,我們或許會這樣給:能繁殖的即為生命。
但我這里就有很多反例:電腦病毒也能復制自身,冰晶投入過冷水會將水同化為冰,甚至電場與磁場也在相互產生(電磁波)。顯然不會有人把這些當做生命。
妳肯定會說:這只是復制!不是繁殖!怎麼能算?
那麼,什麼是繁殖?我們定義了生命,卻又要重新定義繁殖?
繁殖:通過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復制自身的行為。
反例:PCR擴增。有人認為一條脫氧核糖核苷酸鏈是生命嗎?
并且我們又遇到了問題:擬病毒,類病毒等東西,不含蛋白質,只是一條脫氧核苷酸鏈,它們是生命嗎?
只取出DNA的病毒仍然有感染性,這條DNA是生命嗎?
換個定義?有序的有機物體系在自然條件下自發地復制自身的行為,叫繁殖。
此概念排除了PCR,排除了人為取出DNA的病毒,但又囊括了不含核酸的朊病毒。(一般認為朊病毒不算生命)
再者,有一天我們的電腦產生了自主意識,它是生命嗎?(按照以上的定義絕對不是)
甚至,人類對生命的態度也是自相矛盾的。生物書上有道課后題:人類合成了一個病毒,請問能否證明人類合成了生命?
答案:不能。
???妳剛才還說病毒算生命的!
很難找到一條完美的定義囊括所有生命又排除所有非生命,自然總是帶給我們驚喜。
因為自然界在大多數情況下總是連續而非離散的,事物的變化也總是循序漸進的,非要尋求一個明顯的分界線,我們只會陷入谷堆悖論之中。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謹記辯證唯物,我們才不會在諸如生命,意識的產生的問題上走入迷茫。
(個人認為,病毒并不能算生物。除卻復制,代謝才應該是生命的本質特征。)
最后一點,生命也要遵守物理規律。當今世界最有可能出現的其它類型生命不是什麼在宇宙中徜徉的怪物,而是妳我手中的手機(它還是硅基的)。
補充:騾子并不能在自然條件下繁殖。按照「復制」的定義,不算生命。
已經發現了一種細菌,其核酸中所有磷元素均被砷元素替代,嚴格來講已經沒有DNA,也不符合中心法則了。
再從思維方式上考慮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采用奧卡姆剃刀: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翻譯:一個理論為了解釋某種現象,所做的假設與敘述越少越好,也越有可能為真。
注意事項:
1:奧卡姆剃刀只是一種思維方式,并不一定正確。正如類比推理一樣,剃刀認為好的不一定正確;某些剃刀認為更壞的理論,有時反而是正確的。
實例:光的衍射即可以用物質波解釋,也可以用機率波解釋,然而后者更復雜且正確;萬有引力既可以簡單的隨距離平方成反比(牛頓力學),也可以用復雜的時空彎曲解釋(相對論)。
2:奧卡姆剃刀的理論必須能解釋已有的現象。某些更簡單的理論無法解釋現有現象的,應該舍棄。
奧卡姆剃刀舉例運用:
為什麼我們觀測不到神?
1:神存在,但神故意不讓我們觀測到。
2:神不存在。
2假設更少,更好,更有可能正確。
為什麼火星會逆行?
1:火星的軌道為環繞地球的圓,這個圓叫本輪。一個數學意義上的點沿本輪繞地球轉動。環繞這個點的圓軌道叫次輪,火星沿著次輪繞這個點運動。(與觀測不符?再加幾個次輪,又符合得很好)(地心說)
2:火星的軌道為繞太陽的圓,火星沿著軌道以慢于地球的角速度運行。(與觀測符合得很好,不用再加什麼次輪)(日心說)
2假設更少更簡潔,更有可能正確。
運用:
人類為什麼沒有接觸外星文明?
1:外星文明不存在。
2:外星文明存在。因為距離、時間、黑森等原因它們沒有與我們接觸。
怎麼解釋宇宙中這麼多恒星,我們卻沒有觀測到產生文明?
1:文明不存在,因為文明出現的機率極極極極極極極極極低。
2:文明存在,但我們的觀測手段太落后。
為什麼我們觀測不到高級文明活動的痕跡?
1:不存在高級文明
2:高級文明存在,但他們將我們刻意隔離。(別再說什麼螞蟻了,螞蟻或許不知道人類在修高速公路,但它聽得見挖掘機的聲音,聞得見汽油的味道,看得見一條不同于泥土的帶狀物。)
為什麼只發現地球上有較為高級的文明?
1:太陽系的條件更合適,文明的產生機率高
2:太陽系的條件更合適,文明產生的機率低,但人擇原理。(從無數個人中選一個人,每個人被選中的機率為0,但必有一人被選中。在這個人眼里自己被選中是不可思議的,幾乎不可能發生的。)
3:太陽系的條件一樣不合適,地球文明即將毀滅。
這也是大過濾器的思想:我們就是那無窮中的一個幸運兒。
但一旦發現其它外星生命,將大大降低我們是幸運兒的可能。后果很可能是災難性的。即,我們也是普通的,正如那些已經毀滅,來不及與我們進行交流的生命一樣。
故曰「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